2023年11月3日-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以下简称“分会”)2023年年会暨“智慧引领 生成未来”创新创业创造主旨论坛在厦门成功举行。会议由分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由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新未来在线(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分会副理事长符惠明、黄贵洲、李东、李俊峰、刘铸、王增国、邬小撑、杨芳、张建军、张玉利、张竹筠,秘书长刘志阳,监事黎开谊、赵旭,分会437家会员单位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师生近千名现场参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23年会暨创新创业创造主旨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葛道凯,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吴伟平,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到会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分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指委副主任、中国创新创业创造50人论坛主席徐飞主持开幕式。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汪寿阳,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陈嘉庚讲席教授洪明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国权,深圳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院长王序进,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晶,厦门国贸集团原董事长、陈嘉庚教育发展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何福龙等出席并作主旨演讲。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符惠明、黄贵洲、李东、李俊峰、刘铸、王增国、邬小撑、杨芳、张建军、张玉利、张竹筠,秘书长刘志阳,监事黎开谊、赵旭出席会议。
在致辞中,葛道凯副会长首先对分会2023年会和主旨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充分肯定分会在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他强调指出,当今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的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既是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主动回应,更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的再创新、再出发。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高等教育必须勇于担负起新时代的重大使命,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葛会长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以此次年会和论坛召开为契机,聚焦重点共同推动创新教育迈上新台阶,并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注重创新思维,深化教学改革。我们要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水平,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更多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要在课程建设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首先,在通识课程中要加强创新相关知识的教学,传授创业家精神,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使学生内化创业家奋斗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其次,要推动专创融合的创新课程设置,提升不同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教学评价上要强调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创新实践能力。当然,还要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教师队伍,聘请成功创业者、业内专家进入课堂,使教育教学更具创新性、实践性。
二是丰富创新途径,推进数字教育。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运用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要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建立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让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进入课堂,使抽象知识具像化,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中领悟知识的内涵,激发学习的兴趣。要鼓励学生运用新技术,孵化项目原型,体验创造过程,锻造创新实践能力。要支持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发创新应用,运用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探索商业模式,学习新形势下的创业新思路。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推动创新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强化创新实践,产学研协同育人。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锻造项目运作能力,鼓励学生以竞赛形式展示项目成果,充分发挥竞赛的教育功能。要鼓励企业将需求转化为课题,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为学生项目提供指导,使其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支持学生到科技企业、高新区等基地实习实践,使学生有机会直接体悟产业发展的最新脉动。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合作开发应用型技术,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创新发展。
最后,他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问题导向、真抓实干,在提升创新教育质量上下更大的功夫。要立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方位,全面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刻的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高校何为”这一时代命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吴伟平致辞
吴伟平副厅长表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教育的一项任务,更是培养未来社会领袖和创业家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成为能够支撑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创造引领人类思想和科技成果的人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此,吴伟平强调:一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二要立足中国特色、借鉴世界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三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张宗益校长表示,近年来厦门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探索构建五环联动的双创模式,把创新作为素质要素,创业作为能力目标,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入探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以服务国家急需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教学,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交叉学科建设,不断探索将一流科研平台、一流人才队伍、一流科研成果等资源高效转化为双创教育资源的新路径新举措,努力培养输送更多敢闯会创的拔尖人才。
分会年会由副理事长王增国主持,理事长徐飞作2023年工作报告,秘书长刘志阳作2023年财务报告,分会副理事长李东主持审议新增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名单。
徐飞理事长在202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分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在中国高教学会的坚强领导下,分会秉持“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的办会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改革发展主战场,围绕学术交流、师资培训、教学研究和制度建设等中心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创新发展,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接下来,分会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指导,推动智库建设,加快实施产教融合计划,全面提升分会的影响力、知名度、公信力与覆盖面。
李东主持审议分会2023年新增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名单
主旨论坛先后由分会副理事长邬小撑和李俊峰主持。

邬小撑(左)主持主旨报告
李俊峰(右)主持主旨报告并作大会总结
在主旨论坛上,汪寿阳作题为《创业教育项目的比较分析与启示》的主旨报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兴国之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系统思维和前瞻思维,具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消除不确定性,提出好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宋学锋作题为《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报告,详述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并阐述了高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及怎样培养好创新创业人才。

洪明辉作题为《微球光学纳米显微镜——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高科技产业化》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当代半导体工业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并强调基于微球纳米纤维技术,未来将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赋能检验检测产业高质量发展。

洪永淼作题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指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新时代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深化科教融合的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提升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利于使经济学科实现新的进步。

陈国权作题为《探索中国管理学的创新:时空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内容体系》的主旨报告,解释了中国管理学的创新路径,充分认可了建立中国原创性管理学理论的重要性。

王序进作题为《半导体产业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指出半导体产业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王晶作题为《从本末倒置到正本清源》的主旨报告,指出数字中国不仅仅是代表科技创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用数字化手段加以实现。数字中国高瞻远瞩,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何福龙作题为《商人还是企业家——浅谈商学院培养目标》的主旨报告,以企业家的视角强调了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人才是未来中国教育的一个焦点,并探讨了当今商学院的具体培养目标。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7场平行论坛,分别是:“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论坛,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论坛,社会创业教育论坛,创新创业专业硕博论坛,海峡两岸创新创业论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分会副理事长符惠明、张建军、杨芳、黄贵洲,分会监事黎开谊,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程、管理学院院长吴超鹏等在分论坛致辞;分会监事赵旭,副秘书长吴迪、刘玉峰、党建宁,常务理事刘德英、董正英、蒋益明等主持分论坛。
平行论坛紧扣“智慧引领 生成未来”主题,聚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各方面核心问题,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分享,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徐飞理事长作为“50人论坛”创始发起人召集人和主席主持本次会议,分会副秘书长、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施永川联合主持论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书记邬小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程名望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韩炜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杜运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平台治理研究院院长苏敬勤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葛宝山教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竹筠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书记李昌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何佳讯教授、吉林大学技术经济系副主任郭润萍教授、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涛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吴振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朱秀梅教授、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黄钟仪教授、厦门大学中科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唐炎钊教授等专家先后发表对创新创业创造的真知灼见。